top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En
首页
园况介绍
简介
历史沿革
大事记
信息公开
园区规划
导览服务
开放时间
票务服务
游览须知
交通路线
便民服务
商业服务
园区导览
园林园艺
专类园
温室
盆景园
重点植物
植物认养
科学研究
研究机构
人才队伍
科研进展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科普教育
科普馆
科普展览
科普课堂
科普活动
历史文化
卧佛寺
樱桃沟
曹雪芹纪念馆
一二·九运动纪念地
名人墓
康熙御碑
国礼植物
公告资讯
公告信息
最新消息
花讯
网上购票
种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现任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专业方向为植物生理与发育生物学,主要从事植物感知环境温度机制与器官发生以及作物分子设计研究。主持承担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科技部以及中国科学院等重要科研任务。近年来在水稻感知低温信号及其转导机制、小麦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植物开花与器官发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研究工作发表在Cell、Developmetal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The EMBO Journal、PNAS、The 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并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综述文章。
研究组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光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陈之端,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4年5月生,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7年起任研究员,1999年起任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大数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团队负责人。1995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5、1999、2000、2002和2006年曾分别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英国邱园、美国哈佛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史密森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近年来一直从事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生物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即利用多学科的手段,在较高分类阶元上,探讨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和演化,并将形态学、古植物学、分子系统学以及生物地理学的研究结果相结合,研究植物类群的起源、分化和现代地理格局及其成因。
陈之端研究组
葛颂,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82年和1986年在南京林业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在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和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进行访问研究。2001年10月至2011年10月任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6月至2015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曾兼任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现任中国植物学会监事长、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委员等。目前担任学术期刊J Syst Evol共同主编,BMC Ecol Evol、Conser Genet和《西北植物学报》副主编以及Genome Biology、Sci China Life Sci 、Biol Letters、《植物科学学报》等期刊编委。迄今发表论著240余篇(部)(SCI收录刊物论文160篇),包括发表在Nature Biotech、Nature Commun、PNAS、Genome Biol、Curr Opin Plant Biol、Mol Biol Evol、Mol Ecol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已培养硕士和博士35名;正在指导博士生5名、硕士生4名。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7年入选美国植物学会(Botanical Society of America)通讯会员(Corresponding Member),2018年获中国植物学会IBC 2017杰出贡献奖。
葛颂研究组
王宇飞,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3年取得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同等学历)。1986年到植物所工作,先后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10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1996年11月-1997年4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7年6月至1997年12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9-至今,多次执行中科院和国家基金委的国际合作项目,出访过英国、德国、瑞典、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印度和泰国。 现任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名誉理事长,Journal of SystematicsEvolution编委。在Earth-Science Reviews,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lobal Change Biology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中国新生代重要植物类群演化和古环境定量重建”获得200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二位)。研究领域为植物演化生物学,近年来主要聚焦在新生代植物演化和古气候重建的研究方面。
王宇飞研究组
徐桂霞,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科学基地班,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2012至201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主要从事基因组学、分子进化生物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在“花发育基因家族的进化”、“重复基因的结构分化”及“RNA编辑位点的进化”等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3篇)、Molecular BiologyEvolution、New Phytologist、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和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4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
徐桂霞研究组
董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8年在安徽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至2020年在John Innes Centre进行博士后研究。2020年受科学院人才项目引进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成立“器官形态建成与进化”研究组。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目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者合作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Current Biology,the Plant Cell, Molecular BiologyEvolution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3篇,综述论文两篇。研究组以十字花科植物为研究材料,探索心皮和果实形状多样化的发育机制,并探索其分子调控机理和适应性意义,进而回答果实形状多样化的进化机制。深度挖掘果实形状调控的基因和分子调控机制,并试图将揭示的分子机理运用到农作物改良的应用中。
董阳研究组
王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学基地班,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1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5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ladistics、New Phytol、Proc R Soc B、J Biogeogr、Mol Phylogenet Evol、BMC Evol Biol和Taxon等进化生物学领域的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39篇。目前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生物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审专家,《生物多样性》、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Systematic notes on the materials of P.N. Krylov Herbarium of Tomsk State University等期刊编委。
王伟研究组
徐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6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获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做博士后研究;2016年至201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成立了植物登陆与早期演化研究组。研究组主要从事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运用功能基因组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分析手段和方法,揭示植物关键性状起源以及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探讨植物进化重大事件发生起源这一现代植物学研究核心问题。
徐波研究组
张宪春,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5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1986年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1989年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硕士毕业,同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类研究室与标本馆工作;1994年至1997年在职博士。1995年至1996年在荷兰莱顿大学荷兰国家植物标本馆访问,2003年至2004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植物研究所访问,2004年至2005年在韩国全北大学作合作研究。1989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曾任国际植物分类学会理事和国际维管植物命名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花卉协会蕨类分会主任、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蕨类委员会主任和中国植物学会蕨类专业委员会主任。2011年至2017年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长。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孢子植物分类研究组组长。
张宪春研究组
张树仁,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86年7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和牧野植物园做高级访问学者,2013年在美国纽约植物园和国家植物标本馆做高级访问学者,还曾出访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和密苏里植物园、俄罗斯科马洛夫植物研究所等国际著名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机构。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20余年,主要研究单子叶植物的分类、系统与进化,现任《中国药用植物志》第一副主编。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基金项目及其他科研项目,主编Flora of Pan-Himalaya vol. 12(2)、《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第8卷、《中国药用植物志》第11卷、《中国湿地高等植物图志》、《云台山植物》、《中国常见湿地植物》等著作,参与编写Flora of China、《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云南植物志》、《青海植物志》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张树仁研究组
王印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5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至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密苏里植物园合作开展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瑞香科等五个科的研究与编写工作。2001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从事花对称性CYCLOIDEA功能基因的分子发育与进化合作研究。2007年赴美国诺贝基金会植物生物学研究所(Plant Biology Division, Samuel Roberts Noble Foundation) 从事Medicago幼苗NPA化学诱导变异规律及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主持多项国家和科学院重点和面上基金项目。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学、形态发生学、进化发育生物学以及入侵生物学研究。
王印政研究组
汪小全,1968年1月生于安徽省旌德县,198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992和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7月-1999年5月在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曾任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和主任(2002-2017),《生物多样性》常务副主编和主编(1999-2008)。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科学数据中心主任,Molecular PhylogeneticsEvolution副主编、Plant Biology editor 以及Journal of SystematicsEvolution等刊物编委。主要从事植物进化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和分子生态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等。近年来在裸子植物的进化和生物地理学、青藏高原植物进化和谱系生物地理学、杜鹃花属的时空进化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迄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4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Nat Commun、Mol. Biol. Evol.、Proc. R. Soc. B.、Mol. Ecol.、Mol. Phylogenet. Evol.、J. Biogeogr.等国际主流杂志上。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9年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已培养博士20余名,其中多位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奖等。
汪小全研究组
罗毅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湖南省林业学校林学专业, 1993年和1997年在中科院植物所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和2002年分别在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合作研究。现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兰花专家组OSG亚洲区委员会主席、国际兰花委员会(世界兰花大会)成员、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长。1991年获林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993年获湖南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1994年获林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在Nature Genetics、Current Biology、Functional Ecolgoy、Molecular Ecology、Scientific Reports,、Molecualr PhylogeneticsEvolution、Annals of Botany、Biological Conserva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83篇, 其它论文54篇,科普文章37篇;参与专著编写15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14名,合作指导博士后1名。
罗毅波研究组
1
2
GO
查看更多
map